明末清初,江南出了一位大畫家龔賢。龔賢(1618-1689)字半千,出身官宦世家,少負才名。中年時,已名傾朝野。龔賢專工山水,尤善用墨,層層漬染,山清水秀,世人稱奇。說起龔賢,許多人都知道他曾隱居金陵清涼山麓掃葉樓,離群索居,派名士風度。至于他曾寓居廣陵(今揚州市),并在海安一住五年,與當?shù)孛褰徽x甚篤,就鮮為人知了。
海安鎮(zhèn)古老的石板街幽靜而又深長。熟稔稗史掌故的老海安都知道,中大街臨街的幾間高大陳舊的房屋是海安徐家祠堂,當年龔賢曾在這里居住。徐氏是海安名門望族,也是州縣史乘上有記載的大戶人家,族中徐逸更是一名碩儒奇士。從龔賢《草香堂》詩集的那首《贈徐逸》詩中可以看出徐逸儒雅脫俗的風范:“大野坐茅居,出門逢太虛。誰留天地間,以放爾遷疏。避世不謝客,種田還買書。艱難見明主,妒殺漢相如?!笨磥磉@位海安的徐老夫子過著半耕半讀、遠避塵世的高士生涯。無怪乎龔賢能與這樣一位氣度非凡的明末平民詩人結(jié)為志趣相投、情同手足的摯友。
每日里,龔賢與徐逸,比肩相攜,或漫步石街,暢敘以遣興;或踏雪青郊外,賦詩以抒懷。春風拂柳,景色如畫的海安三塘畔,時時可見二人的身影;冬雪之夜,則擁爐品茗,論詩說文,其樂融融。龔賢與徐逸都精于茶道。海安雖僻于海隅,但卻有甘爽醇和的天水茶,也足以令二位茶友開懷而飲了。據(jù)說,徐家的爐火晝夜不滅。夜闌人靜,爐上的銅壺還氤氳著白白的熱氣……
龔賢不僅與徐逸有深厚的友誼,而且與徐家的關系密切。他曾經(jīng)被徐逸請來住館,教授徐氏族中子弟。其中與徐凝感情尤深,洋溢于楮墨之間。龔賢寫過一首《留別弟子徐凝》,道出自己與這位海安學生離別時的不勝依戀之情:“帆掛海頭雪,西行楊柳催。主人傷一別,弟子念重來。此地人情好,當年吾道衰。長沙難作傅,休問賈生才。”孤帆高張,楊柳依依,別緒離愁,盡上心來。使畫家不勝悵然的,不僅是弟子的殷切期盼,更有那人情敦厚、民風淳樸的古鎮(zhèn)。的確,龔賢不僅對徐姓一家有深情厚意,而且對海安也有深厚感情。他眷戀海安的一草一木。在一首題為《海安》的詩中,詩人充滿深情寫道:“經(jīng)年作客海安鎮(zhèn),愛此將添隱者扉。到處桑麻皆可種,當年祝友漫相依。野船月白跳魚入,樵檐風清帶鹿掃……”在龔賢筆下,魚米之鄉(xiāng)的海安,如詩如畫,何其迷人!在龔賢的《草賢堂集》中,幾乎隨處可見詩人對海安風物的動人描繪,如“渚田過雨是鳴蛙,醉踏山橋看曉霞”;又如:“野河過雨闊無岸,春草隨風綠到天?!睂懞0叉?zhèn)郊外的薄暮景色則有“去鎮(zhèn)曾無十里遙,故人經(jīng)月廢尋招……綠水紫萍愁暮鴉,斷煙疏柳失平橋?!彼€以質(zhì)樸曉暢的詩句,描繪了自己在海安居所的情形:“限廬渾是水,下榻便登船。午睡夢魂綠,獨居性情偏。煮魚當蔬菜,滑飯飽余年……”
海安雖無雄偉山川,但這里良田萬頃,草木豐茂,自有一番水鄉(xiāng)風情。正是這一切,牽動了這位畫壇宗師的綿綿情思。龔氏不僅是一位風靡后世的書畫家,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詩人和愛國遺民。一生走遍天涯海角,在海安僑寓較長,不僅屐痕處處,還留給我們許多描繪海安人情風物的詩篇。這名人的遺蹤,歷史的榮光,怎不叫海安人倍感驕傲和自豪?